靜坐在新生南路福華文教會館,銀幕上播放追思會的一長串名單,有青春稚嫩的臉龐,有透著沉靜氣質的書生,有在當時已引領風騷的知識菁英:李友邦(蘆洲的士紳)、鍾浩東(基隆中學校長)、簡國賢(名劇作家);有被譽為四大才子的青年才俊許強和郭琇琮醫生、當記者的吳思漢、小說家呂赫若…50年代,離我們並不遙遠,在那白色恐怖的時期,這些犧牲的英靈並不是爭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為普羅大眾的蒼生發言,爭台灣的民主發展、正義理想,為什麼每年的追思會總是一小撮人在哀悼紀念?為什麼我們社會忘記了發生在這塊土地的大事?
- Nov 24 Wed 2010 11:10
不容青史煙滅── 參加「50年代白色恐怖犧牲英烈秋季追思會」有感
- Nov 16 Tue 2010 14:22
生命可以是一趟豐富的旅程,也可以什麼都不是
- Oct 27 Wed 2010 16:47
讓閱讀成為延續生命的最高形式
我認為唯有在書本中,自己思索的知識才是屬於自己的
- Oct 11 Mon 2010 17:15
我在「白玫瑰運動」現場
手持一朵白玫瑰,我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閒蕩遊走,腦袋想的是:這場自發性的「網路社運」對台灣社會意味著什麼呢?
- Oct 05 Tue 2010 14:40
網路時代的農業金融思維
-網路經濟的農業思維應是成就農民而不是一味保護農民-
- Sep 23 Thu 2010 13:53
《我在中國打造百億事業》讀後感
- Sep 21 Tue 2010 11:23
銀髮也有春天
儘管現代人對「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淡泊了,但最近公共媒體談的沸沸揚揚有關台灣「少子高齡化」的問題,一時間,還真讓人觸目驚心。
- Sep 01 Wed 2010 16:49
台灣互助保險如何走出困境?
保險從其運作主體來分,有商業保險、互助保險和社會保險三種。商業保險就是時下所常看到的以利益掛帥,以公司為主體來運作的保險;社會保險就是以政府為主角,完全就社會安全的功能考量的保險業務,比如農、漁保,勞、健保等等;互助保險則是由被保險人相互組織,自求多福,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