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智慧型手機創新度不夠,規格又無法作出差異化,購買誘因不足下,使用者換機速度已出現逐年下緩跡象。面對市場已漸趨飽和,品牌廠商之間的價格競爭愈趨激烈,曾幾何時,台灣股王宏達電也從二年前的高點1,300元跌落至今每股170元左右(創下近八年多以來的低點);NB產業則受到消費性NB需求不如預期、Win 8市場接受度不高等因素影響下,市場預估今年NB出貨量可能會衰退10%以上,有人已經將其列為繼DRAM、太陽能、面板及LED之後的第五大慘業。
面對電子產業的蕭條,一向占大盤比重在60%至70%的電子類股,近期占大盤比重也正式跌破60%大關,市場資金逐漸向傳統產業及新興的生技類股游移。尤其是有具有新藥題材的生技類股,由於股本很小,市值不大,加上股本集中,很容易成為市場主力投機炒作的對象,也因此生技類股總是給予投資人不好的印象。
過往電子類股,誠如宏達電、聯發科或是威盛由於有營收,EPS可以參考,股價漲跌還有其依據,投資人也可由上下游供應鏈判斷產業未來走勢。生技新藥研發公司除非已有授權金入帳,否則研發初期都只能燒錢,面對這些既沒有營收、公司又成虧損狀態,常常必須倚靠現金增資才能繼續存活的公司,旗下新藥臨床試驗進度到底是如何,一期、二期、或三期?其代表意義又是如何?是否真能成功取得新藥認證,即便真能取得新藥認證,難道真的就可以獲利一飛衝天,飛上枝頭當鳳凰了嗎?就如同謝金河今年年初在《先探》雜誌上所言,能夠徹底搞得懂的人很有限。
但生技類股真的只能作為證券交易市場的投機炒作類股嗎?我想答案絕對不是的。過往國際大型藥廠所採取的策略是研發、生產及銷售這種一條龍式的產業鏈通包。但在面對新藥研發成本上升、工資上漲影響下,國際藥廠策略也如同經濟學中所說從垂直整合走向水平連結,將研發交由學研機構或新藥開發公司、臨床試驗開發交予CRO公司(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銷售則委由CMO公司(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負責。如此合縱聯盟下,與國際大型藥廠的合作搭配,也的的確確給予了國內小資本生技公司的發展契機。
除此之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可望促進國內生技公司發展,例如立法院今年八月會期預計要召開的《台灣生技新藥條例》修正案,將讓二類醫材享有相關租稅優惠。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也成立專案辦公室,推波兩岸醫藥合作,共同認證臨床和新藥開發,未來不只是新藥,其他如醫材、學名藥及中草藥都是可以合作的品項,兩岸醫藥合作錢景的確可以有所期待。
當然也不是國內的每檔新藥類股都值得投資,在此提供一個歐美成熟市場常用的投資評估方式給各位-淨現值法(NPV, Net Present Value Method),將未來每期的營收(新藥的銷貨收入或是權利金),除以某一折現率,得到公司應有價值。一些創投在評估生技公司的價值時,還會將未來每期預期收到的權利金,以成功機率去「打折」,也就是以俗稱的「風險調整淨現值法(RNPV, Risk-adjusted Net Present Value method)」來做調整。
上述新藥公司評價方式對於一般投資大眾而言或許會覺得過於複雜,畢竟要估計銷貨收入或是折現率之類複雜的計算方式,對投資大眾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筆者在此也提供一較為簡易的生技新藥公司篩選方式給予各位,即從公司經營團隊做分析。
全世界品牌藥市場首重美國市場,如何與美國FDA打交道通過臨床試驗是國內新藥公司的重要課題,因此經營團隊如有在美國有過新藥開發經驗的人物作主導,在藥品設計開發上絕對有著大大挹注,同時也較可避免藥物開發上走冤枉路。同時,評估經營者平時言論是否夠客觀公正,由於新藥公司在與國際藥廠談判時,受契約約束,往往無法透露過多資訊,造成公司資訊相對不透明,具誠信的經營者更顯重要。以上述所言作評估,想必各位投資人定能從茫茫股海中挑選出優質的生技新藥公司。
隨去年初以來,新藥類股如:基亞(3176)、智擎(4162)、台微體(4152)及醣聯(4168)等陸續掛牌,台灣生技產業正由隱形眼鏡、耳溫槍及血糖儀等製造業逐漸轉型朝向更尖端新藥創新發展,絕對是筆者所樂見的,也期盼政府及企業能小心呵護這顆得來不易的美麗種子,讓其發芽長大,進而實現台灣生技王國的美夢。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簡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