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改變心情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身處的情境,就像攝影機一般,直接抽去腦袋中的舊影像,換上新內容。除舊佈新是也。

 依例,假日一大早到市場逛逛,買買一周的儲糧:魚肉蔬菜、日用品,快炒幾道菜,中間的空檔趕緊轉動洗衣機。一切火速,不到12點,衣服洗好、晾好,飯菜也上桌。打個電話給在中研院工作的兒子:「快回家吃飯吧!至於你是否要到國外唸個PH.D,或直接進入職場,你和你老爸商量,我沒意見。」兒子在電話那端直嚷嚷他很煩惱;我告之我也很煩惱,就各自設法吧!掛上電話,揹上背包,老娘一個人要出外走走啦!

 去那兒呢?想想最近最好的,就到淡水看海吧!

 避開人群的磨磨磳磳,我無目的的穿梭在淡水的大街小巷,後來索性跳上淡水的公車,擴大遊蕩的範圍。淡水是有歷史文化底薀又兼具天然海景的小鎮,雖然它越來越商業化,然暇不掩瑜,無損它天生的麗質以及耐人尋味的內在。

 在淡水,有我年少時諸多人事物美麗的回憶,特別是與H的一段友誼。H是一個與衆不同,沒有太多道德包袱又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女孩,包括她的愛情。浪慢純真的性格,加上娟秀清麗的外貌,她身上永遠有一長串述說不完的愛情故事。後來,她也因愛走天涯,到美國、英國、香港等各地流浪。

 有段時間與友人曾在淡水僻靜的鄉間租賃一民宅,她就是可以撿撿海邊的石頭,學學陶瓷,不食人間煙火地過日子。也許我心中的某一角,很想和她一樣:可以不顧世俗的眼光,丟掉人間的械甲,依我叛逆本性,為所欲為。不過,早被世俗規範框住的我,一切也僅只於想想而已;而她卻勇敢地實踐了某部份的我,是這個原因吧,所以我和她頗為契合。只是她離開台灣後,行蹤不定,我都是在報上得知她的消息。人生的歷練多了,H的文章越寫越好,她現在可是旅外知名的專職作家了。

 有次中時副刊大版面介紹海外四位有名的女作家,我看到H的名字,很想看看她現在的模樣,卻找不到她的照片。我嘴巴咕噥着,老公把報紙搶過去,端詳半天,指着那最大張的人頭照:「這就是H哇!」

 「不像耶,不像耶!」

 「二十多年不見,當然不像啦!那天在路上相遇,妳認不出她,她也認不出妳。妳們現在都是老太婆了嘛!」

 淡水,是文人藝術家薈萃之地,我年輕當記者時期訪問過此地有特色的藝術家,就不下十個。歲月流轉,人世滄桑,他們現今可都安否?淡水,也是中西文化並陳歷史遺跡最多的地方,紅毛城古堡、北門砲台、牛津學堂、淡水教堂,加上現有的漁人碼頭、八里渡輪、榕樹道等等,可看可玩的地方太多了。海風輕拂,遠眺群山,望穿雲霧,「淡水暮色」可是古來多少文人雅士吟詠讚嘆的台灣十大美景。

 但,屬於淡水最美的故事,當數一百多年前遠從加拿大來台傳教兼行醫的馬階牧師。是什麼強大的力量促使他來到當時還是醫療衛生落後、疾病叢生的滬尾(即現在的淡水)傳教?又是什麼原因讓他願意將自己寶貴的生命奉獻給臺灣,甚至埋骨於此?僅是宗教的緣故嗎?這是我難以理解的地方。他有句名言:「寧為燒盡,不願銹壞」,給後世人留下的典範,可激勵鼓舞了不少的人心哪!他當年創辦的「滬尾階醫館」(現馬階醫院),是北臺灣第一間西式的醫院,拯救了無數的生命靈魂。包括永松都受其恩澤。

 民國89年,永松因肝硬化導致食道靜脈腫瘤破裂大出血,緊急送到淡水馬階醫院。第一次手術沒有成功,因凝血因子崩壞無法止血,命在旦夕。我還清楚記得那晚凌晨兩、三點,醫生告知要再次動刀,若仍舊便血,便沒救了。佇立在病房外,等待漫長的手術,望著窗外朦朧月色下的淡海,感覺雖孤獨無助,心緒卻是出奇的平靜。而永松的獲救,就是在淡水,就是託馬階之福,我則見證了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奇蹟。

 浮光掠影地在淡水繞了一大圈,回到榕樹道,盤膝靜坐,面對遼闊的大海,腦袋放空,呆呆癡癡地學習莊子的「坐忘」。近來為工作,感覺自己氣力用盡了,能量沒了,就是想找個地方躲起來。身為現代企業主,要學要記的東西太多了,「要忘」更是必要的修行。公司在大步向前的同時,人才的引進、制度的建立、業務的拓展,衍生的種種惱人的、繁瑣的問題,有時不僅讓我思緒混濁,沉重的壓力更讓我常常失眠。六祖壇經有一偈句:「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心鏡本映照萬物萬象,身在紅塵,如何保有明亮無礙的心,見山是山,可要很高的修為。輕囊可以致遠,淨心方能行久。邁入耳順之年的我,應是心智最成熟的階段,面對紛至沓來的挑戰,大可沉靜以對,怎麼有時感覺自己身體住著一個身心俱疲的老靈魂呢?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當兒,前方不遠處海面突然激起水花,定睛一看,是一尺長的小魚正在練習跳遠,還一連三跳呢!我趕緊翻出包包中的相機,可惜慢了一步。沒抓住這畫面,懊惱地收好行當。ㄟ!怎麼又來了,又是三連跳,趕緊聚焦,按下快門,終究還是慢了半拍。接下來,我集中精神,瞄準鏡頭,心中不服氣:絕對要捕捉這難得的畫面。「守株待兔」了好幾個時刻,這隻調皮的小魚好像跟我捉迷藏似的,再也沒有露臉。天色漸漸暗下,周遭燈火也逐一明亮了。心念ㄧ轉:小魚三連跳的畫面雖然沒留在我的相機內,但至少已留在我的腦海。這樣一想,心情反而輕鬆起來。

 歸途,我踏着輕盈的腳步,感覺自己年輕了10歲。



1淡水.JPG

  面對廣闊的大海,心也寬廣起來。

2.jpg

淡水的建築處處有中西文化並陳的風貌。

3.jpg

這是矗立在淡水街頭的馬偕雕像。他的身影已活在人們心中。


4淡水.JPG

隨處可見的藝術品,讓人不自覺停下腳步。


5.JPG

自然天成的榕樹道,也是淡水一景。


6.JPG

三年前來過台灣的老先生,這次特別帶太太來攜手同遊。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鍾春蘭 特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淡水 馬偕 藝術 旅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安公園 的頭像
    喬安公園

    喬安公園

    喬安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