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金融資金、資金、資金

「我們一直害怕股權市場、債券市場分我們的利,而猛回頭發現,最讓人擔憂的是那些熟悉互聯網的大佬們,他們玩的是『蠶食』,是真正的敵人!」

  一位大陸資深銀行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做了上述表示。阿里金融在小微信貸上的創新,給大陸金融業帶來莫大的危機感。一方面,各式各樣非金融機構的「山寨」網貸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另一方面,各金融保險機構紛紛投入資源,建立自己的網貸平台,試圖降低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傳統業務模式帶來的衝擊。前者囿於無法吸收存款又不具備周全的徵信能力,雖得以遊走在法律邊緣,但這種線上放款,線下找資金的做法,使投資人和平台暴露在極大的風險中。而金融業開辦的網貸平台雖然不受吸收資金的限制,他們更在意的是失去龐大的潛在中小企業客戶,以及藉著推廣網貸讓業務更徹底地資訊化和互聯網化,好為未來的金融業務「移動裝置化」打下基礎。因此現階段而言,不管是否能合法的吸收資金,單靠網貸基礎建設的推進,已不能對利率市場化的政策目標有所助益。反而,各金融、非金融網貸平台競逐資金,把利率愈推愈高,高成本資金平白斲傷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也增加了各種資產的泡沫化風險。

  阿里小額信貸所帶動的網貸市場儘管五花八門、競爭廝殺激烈,卻不曾讓阿里金融邁向網路銀行的鐵騎稍有或歇。繼對旗下網商推動信用貸款業務之後,阿里金融再針對淘寶網購消費者推出「信用支付」服務。根據消費者在支付寶、淘寶的交易數據,進行信用評等,再據以提供不同的信用支付額度。阿里這項跨入個人消費金融的服務採行的是與銀行合作的模式,把所謂的「淘寶信用數據」傳送給合作銀行,消費者便能享受先消費、後付款,免息期38天的如同信用卡的功能。藉支付寶囊括消費者的日常支付需求後,這一延伸的「信用支付」進一步進入消金信貸和信用卡領域,大大擴增了阿里金融的客戶群。

  即使在針對企金的小貸業務方面,阿里也將在今年六月開放與所有金融機構的對接,讓各機構利用阿里金融的信用數據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服務,以擴大小貸規模。

  馬雲不是要革銀行的命嗎?怎麼又和銀行合作起來了呢?植基於海量數據和用戶行為的信用體系是阿里金融最大的優勢,顯然現階段阿里金融的戰略是以擴大用戶群為主。和金融機構合作只是先解決「只(能)貸不(能)存」的資金旱象。大陸金融業慶幸的是「阿里的資金盤子不大」,擔憂的是放貸的「主動權在阿里金融的手上」。阿里旗號鮮明的「不需要抵押,不需要關係,只需要信用」,在巧妙地把資訊轉化為信用,信用轉化為貨幣之後,真正應驗了喬美公司董事長簡永松常講的一句話:「未來金融業的命脈是在資訊而不在貨幣」。阿里金融突破「只貸不存」限制,進取直接金融的聖杯(Holy Grail又在那裡呢?

 

中國平安陸金所對接、對接、對接

  陸金所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旗下「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延攬前台新金控總經理計葵生為董事長。陸金所是中國平安集團把觸角伸向金融電子商務的創新嘗試,意圖用互聯網的方式提供一個服務個人和中小企業的投融資平台。

  陸金所推出的第一項服務是個名為《穩盈安e貸》的線上小貸產品,採取的是「一對一」而非集中撮合交易。借助平安集團的信貸消費金融數據對融資戶做風險評估,再由平安融資擔保公司提供違約擔保。線上則是把每一筆貸款項目包裝成固定收益類債券產品,目前主流產品期限包括122436個月,年化利率都在8%以上,未來還打算推出期限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的項目。同時,為解決流動性問題,還推出二級市場以滿足投資人靈活調度資金的需求。

  《穩盈-安e貸》不定期地包裝出貸款項目(或說債券),投資人積極搶購。據說去年月底,此平台上線個月後,周成交量已突破千萬人民幣,達,277萬元。

  陸金所是因應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的深度憂患意識而成立的。馬明哲說:「作為傳統金融業,平安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傳統金融企業,而是現代科技行業。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是一場現代科技與傳統金融業之間的競賽,誰跑得快誰就贏。我們必須敢於自我否定,勇於革自己的命。」

  在這場金融電子商務生態系的競逐大賽中,阿里想驅除銀行的中介角色卻仍需仰賴銀行的資金以坐大。陸金所雖臨危授命,但「線下找融資客戶,線上找投資客戶」的模式離理想P2P的資訊公開、透明還差得遠,更別說是「此曲只應天上有」的直接金融了。或許金融業資訊不對稱的利差還太肥美。或許它只是想先摸索出和阿里信貸對接的模式:阿里缺資金(無法吸收資金),陸金所就先找出吸收資金的可能模式,待時機成熟時,卽使不能一拍卽合,也不致被淘汰出局。

  其實陸金所要玩的,更像是風行於美國金融界多年,以保單、定存單、政府債券等金融資產做為抵押、發債,提供投資人固定收益的金融服務,只不過它是以網貸平台的方式運作罷了。

 

中國工商銀行走一條不一樣的小貸零售金融路

  中國工商銀行是大陸五大國有銀行之首,在市值、資產規模、存款餘額、盈餘等各項指標上均為全球第一。工行戮力成為跨國性的批發銀行,隨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國際市場做債券籌資、貿易融資、為大型計劃提供聯貸等。零售業務由於成本高,獲利有限,工行著墨不多。但工行在網路建置投資上仍大筆投入,據易觀智庫最近公布的《2012年大陸網路銀行市場季度監測報告》,工行的網銀交易市占率達 38.2%,約380兆人民幣。今年日,工行宣布計畫參股永豐銀行20%的股權,若順利通過,隨時移勢變,工行未來若想強化、深化小貸業務,大可引進永豐銀的《MMA》直接金融機制加以改良,既不用投入太多資源,又可收創新、高效率之效。到時,只有做或不做的問題,不必擔憂科技業者的步步進逼。

 

Google會怎麼做?投資Lending Club

  說到網路高科技對傳統金融業的威脅,讓人不由得想知道Google這個網路巨擘會怎麼做?Google於今年月初投資約一億美元入股Lending Club,僅持有不到7%的股份。對Google而言,這樣的投資方式堪稱降尊紆貴。一般認為,Google這次非常罕見地主動接洽Lending Club是亟欲涉足成長快速的網貸市場,也反映出其跨入金融電子商務的企圖心。

  創立於2007年的Lending Club為P2P線上融資平台,由機構投資者提供資金,透過平台貸予有資金需求的消費者。到目前為止已仲介超過17億美元的貸款,投資人的年化浄報酬率約.5%Lending Club向貸款人收取一次性的、占貸款總額.11%5%的手續費,也對投資人收取1%的服務費。雖被喻為資金交易市場的eBay,卻是線下找投資人、線上找融資人,稱不上是網路直接金融。難免令人懷疑這會是習於在各領域去中介化的Google想要的模式嗎?

  Lending Club的創辦人Laplanche說他們不缺資金,引進Google是因為Google專精於處理大用戶群的程式功力。這代表雙方正聯手構思邁向擴大客戶群和交易規模的目標。而惟有解決線下找投資人、線上找融資人的結構困境,直接撮合投融資雙方,以競標決定資金「價格」的直接金融,才能助其竟「平台」之大業。

 

ARM的啟示

  阿里和Google都是靠平台起家,構築生態系是他們最高戰略目標。在網路無國界的世代,一方的一舉一動總能牽動另一方的神經。在金融電子商務的領域,除了支付平台外,目前雙方都以擴大「借貸群」為第一階段目標。資金來源阿里靠與金融機構對接,Google則靠「洽」線下投資人。當科技進程催生出真正的網路銀行時,資訊終將取代貨幣,網路平台終將取代傳統銀行,而直接金融終將取代間接金融。只要任一方找到P2P直接金融的突破點,其他各方也必縱身投入,因為不投入就等著被淘汰。

  喬美做為金融電子商務直接金融機制(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或許ARM HOLDING英國安謀科技)的商業模式可以做為參考。

  ARM成立於1990年,總部位於英國劍橋,主要經營業務為通訊專利授權和行動裝置晶片的設計與授權。2012年的營收為.13億美元,2013年預估為10.07億美元,目前市值約210億美元。

  ARM成立之初受限於資源,只能專注於研發。因為不從事生產製造,只致力於研發設計的定位,讓晶片設計業者安心採用ARM的專利和解決方案。除了一次性的授權費外,ARM隨晶片等級和出貨量向客戶收取介於1%至2.5%不等的費用。

  在AppleiPhone採用其解決方案,帶動智慧型手機的風潮後,ARM趁勢崛起,與各家業者簽授權協議,短短年間,授權夥伴從2007年的62家擴展到2012年的960家。現今,全球約95%的智慧型手機都是使用以ARM的核心架構設計的處理器晶片。其在平板電腦的應用上同樣大行其道。ARM生態系於焉誕生。

  ARM的例子可以觀照出,喬美是一家提供金融電子商務直接金融機制(解決方案)的高科技業者,她的專利智財和創新能量使她深具建立網路銀行直接金融生態系的潛力!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股東 符慧敏

arrow
arrow

    喬安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