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兩岸和平論壇舉辦的「端午湖湘之旅」,跑了一趟大陸。去了旅遊勝地張家界,參觀了出土的馬王堆文物,還有古之岳麓書院(今改制為湖南大學)、中國最大淡水湖洞庭湖以及我們小時即熟悉的岳陽樓…等等。
這是我第二次到大陸,距上回到福建、廈門已有十來年了。在天安門事件之前,本來計劃好和文化界的朋友一同前往的,忘了為何事沒有成行,一耽擱即十幾年過去了。時代大轉變,以前國共對立,互不往來;現在在大陸的台商初略估計超過百萬人,不少台灣人去大陸像走廚房般頻繁。這次替我辦簽證的小姐還取笑我像我這樣十幾年沒去大陸的人在台灣算是稀有動物呢!儘管很少踏足對岸,但我和關心台灣未來的任何人一樣,對與台灣唇齒相依的大陸的發展,當然投注高度的關切。
談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太多了,相關的研究書籍報導刊物亦汗牛充棟,個中論述見解牽涉到國際強權的競逐、國家利益的衝突,背後各有動機、偏執。正反立場,說法不一,褒貶並陳,自不足為怪。但無論如何,現在中國崛起是不爭事實。這之間,我選擇相信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對中國較客觀持平的評論。他說:幾千年來中國一直都是人類文明的中心,近世紀的衰弱是它被自己的長衫絆倒了。
但多少年來,學文的我,讀了一些大陸文革時期的傷痕文學,也看了若干大陸知名作家傳記式的作品:張戎的《鴻》、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余秋雨的《借我一生》等等。今年春節,我還趁假日讀完齊邦媛大部頭的《巨流河》。書中那些在文革時變色的青春、受傷的靈魂,每每緊揪著我的心。其中《巨流河》提到的吳振芝,還是我唸成大中文系時我最景仰的老師。是怎樣的時代背景、社會的不公義、階級的不平等,才爆發那般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化大革命呢?這是我很難揣想,也是多年來懸在我心中的一個問號。所以對於大陸,我有既熟悉又陌生的特別情愫。
這回親眼目睹大陸各項跳躍式的進步,心情當然是為之高興的。返回工作崗位,永松要我對員工發表大陸行的綜合感想。我認為此行時間匆促,畢竟大陸太大,我看的太少,個人喜好不足以代表全貌。但以文化層面而言,又覺得感受深刻,有行箧滿溢的收穫。對唸中文系的我來說,這次去的湖湘幾個地方:嶽麓書院、岳陽樓、馬王堆文化,早在書本上即心嚮往之,能親履親炙,感受古聖先賢留下的精神文明資產,心中自是雀躍。對湖湘文化的核心精神:「經世致用,敢為人先」,即所謂的「蠻霸」精神,更是與我心有戚戚焉!
中國的政治、文化向來都是以北方為重心。湖湘一帶古稱為楚,長年來被視為南蠻之地,其文化地位到了唐宋之後才起了變化。在《嶽麓書院史話》一書中,大陸學者朱漢民、鄭洪波有如此的陳述:「在兩宋時期,中國文化重心南移完成。在此過程中,湖南成為綜合儒佛道為特色的理學思潮重鎮,出現了以理學開山祖師周敦頤為代表的理學家群體,出現了以“湖湘”為名的理學學派,從而推動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建設與發生。嶽麓書院也是在這種文化背景產生的。」
北宋時創建的嶽麓書院,現址即湖南大學,昔日是中國有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嶽麓書院在歷史上扮演的腳色,「嶽麓書院史話」中有如下言簡意賅地闡明:
──嶽麓書院最有成就、最有特色之處就是在一千多年歷史中不斷湧現一代代知識群體。他們在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機,勇於承擔知識創新、社會道義的責任,充分發揮了知識群體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如近代以來,湖南首先湧現了以陶樹、魏源、賀長齡、賀熙齡等人為代表的經世改革派,尤其是魏源的改革開放思想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近代湖湘的第二個知識群體是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劉蓉等湘軍集團和洋務運動的首領,他們是推動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政治人物。
──近代湖湘的第三個知識群體是譚嗣同、唐才常、沈藎、熊希齡為代表的維新變法人才集團,以及黃興、蔡鍔、陳天華、程潛等人為代表民主革命派人才集團。
──近代湖湘的第四個知識群體是毛澤東、蔡和森、鄭中夏、李達等早期共產主義者。
由此,我們知道建於北宋開寶六年(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嶽麓書院,它歷經兵燹,屢次重建,走過千年風雨的洗禮,朝代的更迭,有過極盛亦曾凋敝,但它的精神文明始終世世代代影響著引領風騷的知識群。
以朝聖的心情拜謁嶽麓書院,目不暇及地觀賞層層的院落、處處的殿閣。千年來多少名人大師在此傳道講學,留下無數述說歷史源流的碑文、表明心志的字帖,一時間讓人彷彿進入了文史的知識長廊。而偌大的園林,綠樹亭池,多好的讀書氛圍。我歇下腳,佇立靜思,隱隱然,昔日書院內子曰詩云的琅琅讀書聲,就迴盪在此典雅的軒廊間。
一行人匆匆走馬看花,畢竟只得皮毛。身為胡林翼玄孫的湖南大學胡遂教授,特為我們作了一場有關湘潭文化論談的專題演講。她精闢的解說分析,更加深我們對湖湘文化倡導躬行實踐,反對浮誕空談的印象。總結說來,她認為湖湘文化核心精神是:「經世致用,敢為人先」,也就是當地人形容的「蠻霸」精神。
聽完胡遂教授的一席談,我發現自己對此論述特別有所感觸,同行的朋友笑說那是我自己心理情境的投射。是這樣嗎?想想此說也有幾分道理。這幾年來,不管是喬安或喬美,我們都是站在新創事業的前鋒,只要不違法,我們都敢為人先,勇於踐行。但一路走來,我們感受的是官僚系統很少以積極面來看待新創事務,反而處處以法令制度來刁難、裹脅。
當今台灣經濟發展碰到的瓶頸,是到了需要大刀闊斧來突破的時候了!這些年來,政府儘管大聲嚷嚷創新、創新,但因為沒有在教育人文上深究創新理念,相關機構也沒有改革創新的企圖,法令規張亦無與時俱進,所以上上下下只得創新之皮,沒有創新之骨,以致於永遠在代工的OEM、ODM上打轉,賺取區區3%~5%的代工費。
一趟大陸行,我要對員工說的是:學習湖湘的「蠻霸」精神,腳踏實地,劍及履及;也堅持湖湘的「蠻霸」精神,擇善固執,永不放棄。
「嶽麓書院」院額為宋真宗皇帝御書,
至今仍然懸掛於書院大門。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對聯,氣勢多恢弘啊!
西元1167年,南宋張栻在「嶽麓書院記」中,
明確了新的教育宗旨。
御書樓為請康熙皇帝的賜書,專門作為藏書之用。
祭祀是書院的一種教育方式。
嶽麓書院供奉的對象,並不限於儒家。
孔子是儒家的共主。
「實事求是」是湖湘文化的傳統。
雖歷經千年的歲月,長長的迴廊仍可看出建築的雅緻。
嶽麓書院有八大美景,來不及一一拍攝。
圖為綠樹亭池之一。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鍾春蘭 特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