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銀行業是特許行業,是國家統治機器控制社會的附屬組織,表面看來它是民間組織,卻因為國家賦予的「壟斷」,而具有「衙門」的性質。
銀行業屬民間組織,自然也發行股票,但就金融資本最發達的美國來說,各銀行都把股票的價格制定得很高,然後只收一半價格,使一般民眾百姓望之怯步。在三十、四十年代,擁有銀行股票就代表你的社會地位,誰不想擁有幾張銀行股票來彰顯自身的社會身份呢?
銀行業既是特許行業,又是受政府保護的壟斷企業,更是民主政治選舉時最大的金主,因此,有人從金主這個角度上觀看美國的民主政治,與其說是政治人物治國,毋寧說是華爾街的金主治國來得更為貼切。
銀行業既然可以執掌國家的壟斷利器,安安穩穩的賺錢,它當然就沒有改變或創新的必要。在台灣一張銀行執照,需要100億台幣以上的資金,取得壟斷執照後即可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默默大賺其財。
美國有位從事銀行業五十多年的銀行家,在他即將退休前夕,一位記者訪問他:「在您漫長的銀行業生涯中,銀行業最大的變化是甚麼?」他想了一想,說:「沒甚麼變化,有的話,是現在的銀行每家都裝上冷氣機了。」
從「創新」這個角度來看,銀行業是個維護既得利益者的行業,它永遠站在協助執政的立場,作為執政者忠誠的幫手;而聰明的執政者,總也能藉助銀行家的手,形塑金融政策,以富國強兵,控制全世界。
西元1972年越戰結束,美國國庫空虛,尼克遜政權為應付法國總統戴高樂每兩個月一次的黃金擠兌,終於接受一位年輕的經濟學家麥得森的建議-「關閉黃金窗口」,強力發展高科技行業和強化軍事工業,使美元成為全世界國家中央銀行的儲備貨幣,美國終於成為歷史上唯一的金融帝國,有別於英國以工業立國為基礎的「工業帝國」。
工業帝國需要原料和市場,而衍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殖民地爭奪戰。金融帝國的操作形式則大大不同,它以強大的軍事武力和高科技,支撐起強大的國力,讓美金成為各國的儲備貨幣。在美金的駕馭下,全世界各地的勞動力,創新的努力以及環境汙染都在為美國人民服務。所以全世界流傳著一句話:「阿拉伯世界出產石油,美國出產美金」,當油價從每桶美金3元飆升到一百多元的時候,決定權不在OPEC石油聯盟出產國,而是美國。美國准許油價上漲的唯一條件,是要求以美金計價。伊拉克海珊之所以受到美國絞刑示眾,主要是懷璧其罪,海珊在伊拉克的石油不以美金計價所遭致的後果。
銀行業縱使在政府的壟斷保護下,還是有相互的競爭,而產生優質銀行、劣貸銀行,賺錢的銀行和賠錢的銀行等等不同的經營結果。
西元1957年,有一家名為Fair Isaac(FICO)公司,發明一套「信用評等」的客戶評分標準,以方便銀行做為客戶放款的依據。這套今天銀行業視為圭臬的信評準則,在當時卻被視為異端邪說,傳統的銀行業認為借錢一定要面對面的徵信。於是Fair Isaac的信用評等專利一放就是十年,沒有一家銀行敢使用。直到有一天,加油公司想發大量的加油卡,百貨公司要發聯名卡,才想到「信用評等」這項專利,終於解決了加油公司、百貨公司大量發卡的問題,銀行業對信用卡的發行和消費金融業務才跟著實施。
銀行業的保守令人嘆為觀止,我們今天在股票市場交易的股票是從「無限責任制」走向「有限責任制」,期間經歷了一百二十年的時間,主要原因是擔心經營股東在「有限責任制」下,會無限制的擴張信用,導致公司倒閉,事實上,根據法院判例,這種事情從沒有發生過。
銀行業之所以會幹出這種把影子當成敵人的荒謬事,主要原因來自於執政者的「立威」。因為在金融業,從官場走向商場,年薪動輒百萬、千萬美金。縱使他真的為公司賺錢,也是利用制度賺錢,形成對國家社會的掠奪,22K和千萬美金相比,人與人之的聰明才智是不可能相差那麼多的。
西元1995年,資訊如火如荼的發展,ATM自動櫃員機也開始在銀行間大行其道,一些有志之士的銀行家們,找來比爾.蓋茲(Bill Gates),共同來探討銀行E化的問題,會議進行到一半,這些銀行家們拂袖而去,因為在網路規則的發展下,資訊會成為銀行的命脈。在那次會後,比爾.蓋茲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並成為今日銀行業的經典良言:「Banking is necessary, but banks are not.」,銀行的業務是商業活動所必需,但是不一定要由銀行來提供。
網路改變產業的生產結構,相對的,也影響金融資訊的流動。傳統銀行業在中央垂直整合生產中,賺資訊不對稱的錢,因此,工業經濟時代,各家企業都把技術和個別擁有的資訊捧在手掌心,視為獲取利益的利器,間接金融成為當時最有效率的經營方式。
網路時代,水平連結的有機生產,生態系的組合,企業間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進入生態系的有機連結,銀行業失去資訊流動的主控權。在一個資訊充分對稱的經濟體中,誰擁有資訊,誰就掌控金流的命脈。銀行業也就從間接金融走向直接金融;銀行的組織結構也就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簡永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