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是許多人熟知的著名廣告詞,這是2002年孫越先生在麥斯威爾咖啡廣告中的一句經典廣告金句。雖已時隔多年,仍深植人心。
《安家30》專案在發展的過程中,每當說明會結束後總會有許多家有高齡拒保族的女性朋友們(40至65歲)於現場簽立互助契約,進而成為推廣《安家30》互助契約的志工業務,其積極熱誠的態度著實令人感動。
而新進志工業務的腦海中最常浮現的一句話就是「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但因邀約對象都是好朋友,因此在邀約時未做好需求分析及告知,而好朋友們基於人情的因素,不論需要與否總是會到場聆聽,卻也因徒勞無功而讓新進志工業務產生了挫折感。
觀察了許多成功的業務主管,在提出邀約前總會先做好基本的需求分析:
1、了解客戶背景
2、告知風險及需求
3、說明重點保障
4、分享互助個案
若做好前述的基本分析後再進行邀約,好朋友來到現場參與說明會,將更能感同身受,也大大提升對產品的認同度及簽約率;反之,若基於人情及捧場而到場,不僅效果不佳,更浪費了好朋友的寶貴時間,若因此影響彼此多年來的好交情,就更得不償失了。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道理人盡皆知,但「己之所欲,必施於人」也不盡恰當,在推動互助共濟的制度時不能單憑理念及熱情,適當的方法及訓練也是必要的過程,因此我們每月於各地舉辦喬安日說明會時,總不忘提醒要先了解客戶的基本背景(40至65歲族群,家中是否有拒保族,能否負擔每月的互助費…),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經營者及消費者能皆大歡喜,各取所需,如此良性的互動下,互助共濟的保障制度才能永續。
若不問對方的需求與否,只一股腦兒地跟好朋友分享,可能您的好朋友會愈來愈少;反之,若能找到需求者,好東西要和需要的人分享,持之以恆,相信您的好朋友勢必會愈來愈多,當您的朋友們受到互助機制的協助時,相信身為志工業務的您,也更能享受這份互助事業的樂趣。
喬安網路平台股份有限公司 展業處
理財大小事,大事用心,小事關心,更多《安家30》產品資訊:
http://www.intercare.com.tw/main_service/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