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中一過完春節,各大媒體紛紛報導馬雲要開銀行。馬雲是何許人也?任何關注經濟、商業動態的人,都應該知道馬雲是中國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的創辦人,其旗下的淘寶平台(包括C2C的淘寶+B2C的天貓)已成全球最大的網路購物平台,2012年的交易額超過一兆人民幣,約合,600億美元,相當於亞馬遜(約900億美元)和eBay(約750億美元)的總和。在跨過交易額一兆人民幣的里程碑後,淘寶未來年的營運目標上看兆人民幣,屆時將可和全球最大的實體零售業者Walmart匹敵。更大的願景是,淘寶將向10兆人民幣的交易目標邁進。有著這麼宏觀遠大的目標等著達成,馬雲為什麼要另闢蹊徑開銀行呢?

 

實現互聯網社會 金融業需跟上

  在阿里巴巴的戰略藍圖中,線上零售交易額從兆元人民幣到10兆的意義,是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從生態圈的建設跨越到互聯網社會的建設。電子商務在全面網路化社會的運作可體現在下面幾點:

)物盡其用

  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說,電子商務已逐漸從B2C轉向C2B,形成由消費者驅動、為客戶量身定制、創造價值的商業模式。在電商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拜「大數據」之賜,產品的設計研發以網站搜集的「海量」使用者調查研究資料為基礎,形成消費者訂製生產,再出貨的模式。華為與天貓合推的智慧手機「華為Mate」和網路家具商「新居網」就是C2B的最佳例證,如此可避免傳統供應鏈盲目生產帶來的大量浪費。

)貨暢其流

  相較於美國傳統零售業發達,大陸的零售業基礎設施薄弱,這是為什麼大陸三、四線城市反而是電子商務的「黃金地段」。網購消費三、四線以下城市成長率超過60%,一、二級城巿低於40%。一旦大規模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建置完成,電子商務在大陸將成為主流,以有效率的方式擴大內需,完成一個更進步、有別於美國的消費大國崛起的途徑。

  2013月底,阿里巴巴宣布將帶頭整合快遞物流業、出資機構,打造千億級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目標是10年內建置完成可處理網購交易日均300億人民幣,年交易10兆人民幣,在大陸任一地區,下單24小時送貨必達的物流系統。媒體稱之為大陸零售業的新一波革命。

)金流

  要成就一個10兆元級的網購交易額,金流(或說金融)配套設施必不可少。阿里巴巴有近700萬個網商,平台被喻為中國最大的創業基地。如何支援網商的營運資金關乎平台的發展與茁壯。運用支付寶和網路高科技收集的大量用戶資料,建立信用評級系統,發展微型信貸技術,從事線上信貸業務。從2007年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展開合作,到2012上半年,累計已為13萬家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光是2012年前個月就完成由170萬筆貸款組成、總額約130億人民幣的投放量。若非借助資訊科技,這樣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

  阿里巴巴藉小額信貸跨足網路金融後,各金融機構紛紛起而效尤。然小額信貸業務受限於資金槓桿規定和跨區經營限制,市場卽傳出阿里的金融業務將轉型,慢慢退出小額貸款,轉向擔保業,並預計在年內申辦銀行。

 

大陸經濟調整轉型 金融業需配合

  大陸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加上高儲蓄率(總儲蓄率約是GDP的50%),累積了龐大的金融性資產。如果好好運用,原可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做出巨大的貢獻。

  然而放眼現在的情況是,中小企業求貸無門,卽使是借得到錢,利率卻奇高無比。資金成本高,自然企業經營條件愈形惡化。政府雖加速推動利率市場化,體現在債券市場活絡的直接金融模式,卻只能澤被大型企業。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大陸大力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各式各樣影子銀行,如:小貸公司、擔保公司、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財務公司、私募基金…等紛紛冒出,其融通規模直逼商業銀行。

  影子銀行蓬勃,自然排擠到傅統銀行業。據統計,2012年大陸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節節高升,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總額佔浄利總額的比重達42%。著名經濟學家陶冬估算,「銀行只有20%的資金可用於自由借貸,其餘資金分別流向央行、地方政府、房地產信託商品和大型國有企業,由於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出問題,銀行體系的金融仲介功能遭嚴重弱化」。最近爆發的許多銀行理財商品糾紛就是大陸銀行業為增加流動性與獲利,遂與影子銀行緊密合作,把各式各樣的貸款包裝成理財商品,賣給投資人。透過這些管道,許多資金進入房地產開發、基礎建設、製造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銀行由此擴大的信貸投放,可能沖淡了大陸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 及貨幣政策,增加經濟結構調整的困難度。
  眾所周知,大陸經濟的調整是要從外貿導向轉為內需導向。依據《國內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達成32兆人民幣,年均成長率約15%。不過,十二五期間,大陸電子商務交易額卻將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成長,於2015年達到18兆人民幣。大陸當局強打電子商務、拼內需、圖經濟結構順利轉型的思維顕而易見。在金融政策上必鼓勵創新,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滙集根據地的電子商務平台創造有利的金融發展機制。

 

去中介化的趨勢 逼金融業變革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總體經濟持續疲弱,表現在資本市場的就是,大型企業直接融資的二大管道:

)股票市場

  雖然有些市場指數頻創新高,但成交量卻非常小,彰顯籌資功能不佳。以美國而言,下市公司大增,企業囤積的現金不做投資,卻不斷回購自家股票的情形卽非常明顯。

)債券市場

  因利率低落,大型企業籌資愈發轉向債券市場。從先前的Blackrock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 到最近的Nasdaq,為了要擴增債市交易量,降低交易成本,提振債券交易業務獲利,莫不大力推動電子交易,試圖以電腦取代高薪交易員。為約束金融業而訂立的新法規更將許多衍生性商品交易推向電子平台,使其透明化而易於監管。

  中小企業由於只能訴諸間接金融,在艱困緊縮的環境中自然首當其衝。所幸全球競爭激烈、創意源源不絕的電子商務平台挺身而出,意圖為其客戶(網商)緩解融資難的問題。從中國大陸的阿里信貸到Amazon LendingGoogle為其100萬家中小企業廣告主提供買廣告貸款,到Kabbage融資平台,都意圖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深圳的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試圖以去中介化模式,為中小企業進行私募、非標準化的股權交易,讓投資者與融資企業透過中心的網路平台直接對話、直接定價、交易。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前景漸漸露出了一些曙光。

 

勾勒阿里巴巴銀行

  今年月初在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兼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松發表了一篇《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報告中揭露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在中國發展的現況,重點包括:

.由於金融業嚴格的准入管制,使得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嚴重供不應求,市場未經過充份競爭,突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金融業因應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收集信息難、控制風險難、控制成本難」三難問題,發展出各種產業鏈金融服務。依照各產業特色,設計合適的、標準化的金融服務。從某種程度而言,這已可視為一種社群化的金融服務。

.小額信貸公司因實行「只貸不存」的模式,再加上只可融入不超過自有資本50%的資金,.倍的槓桿率往往使得現金流異常緊俏。反觀擔保業的槓桿率可達10倍。這也是阿里信貸要退出小貸市場、進入擔保業的原因之一。

.絶大部份的小微金融機構沒有導入徵信系統,在支付結算方面的能力更是居於弱勢,以致制約了他們的競爭力。

  除了法規面的諸多限制之外,僅以上數點卽可窺知阿里欲進入銀行業將先面對的問題與挑戰,如:不同產業鏈營銷狀況的卽時掌握、小額信貸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與成本、徵信系統和支付結算系統的建置等。

  最後,此調研報告摘要最饒富意味的一點是:

  互聯網金融改變小微企業融資生態:
  
報告發現,互聯網金融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傅統銀企間信息不對稱的格局,創新了風險管理理念,為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狀況開拓了新路徑。報告稱,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以阿里金融為代表的網絡融資服務商有效降低了業務成本,可以時時掌控平台企業的真實運營信息,一定程度上擺脫了依靠抵押品的傳統信貸技術。另外,借助P2P類借貸平台可消除信用中介,降低融資成本,成為傳統金融體系的有效補充。但是由於缺乏有針對性的監管政策與業務規範指引,國內P2P業務發展出現分化趨勢,風險也逐漸累積。」

  看到了嗎?阿里金融幾乎已經解決了,除法令外,從信貸跨入銀行業的大部份問題。馬雲曾說:「做戰略最忌諱的是面面俱到,所有資源在一點突破,才有可能贏」阿里網路銀行的那個突破點就是-找到一個完美的P2P存貸平台!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之路

  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從外需導向轉為內需導向,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之路千頭萬緖。十二五規劃中,做為內需指標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將以每年15%的幅度成長。預估電子商務交易額將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成長。2007年以來,大陸網購交易額複合成長率更高達77%。要說網購是中國大陸調整轉型的突破點似乎不為過。匯集數百萬家中小企業的網購電商平台能否茁壯發展,繫乎旗下眾多中小企業的財務金融融通能力。阿里網路金融的創新,提供直接金融的能力,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阿里網路銀行能否成為中國轉型成功的支點,我們拭目以待。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符慧敏

arrow
arrow

    喬安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