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信仰,迷信是迷信,絕不能把迷信當成信仰,這之間的分野只有增加殯葬過程的知識含量,才是解決之道。

 

  管理大師彼德杜拉克曾說:「資訊革命」最大的特質是,資訊的個別「片段」是為整體而存在的。這句話意在言外的告訴我們一家公司在網路資訊時代若要成功,它的「資訊」必須能成為整體社會的一部份。因此,資訊是一種組織行為,而且是一種生態系統的組織。其實人也一樣,當你的所作所為都成為社會整體的重要「片段」,你就是位成功人士。

  司馬遷寫《史記》,創世紀地留下人類共同的記憶,他是一位超凡入聖的偉大人物。相對說來,一位賣菜的市井小民,整日為生活奔波,只求個體的溫飽,他的一生很難成為資訊的片段,終其一生就是一個「菜販」。如果有一天他發念一想,把所有的蔬菜從產地到市場的流程,仔細研究調查並形成人人可信賴的記錄,這生產及銷售的履歷,對生產者是否安全地施用農藥,對消費者是否能買的安心,有了大大的助益此時的他,就不再只是一個「菜販」,將有「生產履歷的開創者」、「消費者的守護神」…等名份加諸在他的身上。

  人們追求成功的道路很多,但放眼當今台灣,告別生命的方式幾乎只有一個,那就是由所謂「師公」或「禮儀師」說了算。中國歷史上,老子和司馬遷可以說是兩個特例獨行的例子,他們都寫下曠世巨著後,而不知所終。不過,在今天這個社會,你要不知所終也難,社會局會把你當「無名屍」處理,這可大大眨損了生命的價值。

  其實探討告別生命的形式,這是生活優渥者的思維,一般小老百姓活著都有困難,那會有餘力想到死亡告別的形式呢!話雖是如此,但生命告別儀式在人類創意生活中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只可惜長期以來我們讓它睡著了。

  告別式有一個更為動聼的稱呼,叫做「生命禮儀」。生命禮儀的形式,有些是往生者生前所決定的,大部份由在世者所主導。不過,生命禮儀的基本形式是反映當時的社會條件,以及死亡者與生者關係的總整理。假如死亡者浪蕩一生,一事無成,徒留罵名,那麼,他的後代也必疏於責任、草草了事;假如死者對社會貢獻良多,負起為人的責任,就會讓在世者在無限的懷念中,辦一場風風光光,令人感念的喪禮。

  雖然「生命禮儀」(俗稱告別式)是亡者與生者關係的整理,卻因為套入一個社會既成的儀式框架中,時間一久,也就流於形式,變成只講究形式的華麗與否,而缺乏告別式的豊富內容。告別式表面看來是喪家的個別行為,但是對社會價值的提升扮演重要的角色。告別式是一種以家庭為中心的儀式,卻在關係的延展上展現其文化的內涵。假如沒有傳統框架的束縛,告別式將成為各種形形色色充滿創意的生命禮儀。如此一來,每個人只要參加一次告別式,就像洗了一次心靈的澡,這對台灣社會價值的提升將有其正面意義。

  對生命的告別儀式基本上反映了社會的經濟條件。在遠古社會低生產力的年代,人老了,沒有生產力了,就要走向荒山野嶺任豺狼虎豹吞噬。當時的自盡是為了減少糧食的消耗,「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就是原始社會經濟困頓留下來的印記。

  進入農業時代,「經驗」成為有用的價值,老人變成是「寶」不是「草」,於是發展出「晨昏定省」的孝道文化。禮儀服務也順勢發展出一套繁文褥節的告別式。來到工業社會,人際關係疏離了,殯葬儀式也產生重大的變化。告別式成為喪葬儀式的堆疊,而少了人文關懷的內涵。

  網路經濟時代,資訊的對稱性產生,自主、透明的資訊流動,打破禮儀的諸多框架,也使一些殯葬規則流於形式。其次,由於地球上人口的急遽增加,使得各地政府不得不因應環境的需要,強行制定一些規則以為因應。舉個例來說,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都規定,屍體三天內一定要下葬焚化,否則連續重罰;新加坡立法規定:「不拒絕捐贈器官,則視為同意捐贈」。

  告別式是生者對亡者最後的道別,也是一個家庭能夠自我主張的重大儀式。有些人不只認為這是對亡者的追思,並且當成是整個家庭社會地位和力量的展現。為此,我們應該利用網路世界的特性,因勢利導,發展客製化的生命禮儀,讓每一場告別式都能展現生者對死者的無限哀思,讓每一場告別式都能讓參加者洗了一次心靈的澡;讓每一場告別式都能成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另一章。

  為了提昇台灣社會的生命力,個人認為生命禮儀產業應該做到以下兩個條件:


一、推動客製化創意禮儀服務 

  禮儀公司應放棄禮儀形式的主導權,讓主導權回歸於喪家,根據其認知、 財力、需求,發展出各種表達哀思的告別式,以喚醒世人對生命意義更深 刻的認識。


二、表彰創意禮儀文化,讓告別式多一份知識,少一份迷信:  

  信仰是信仰,迷信是迷信;絕不能把迷信當成信仰,這之間的分野只有增 加殯葬過程的知識含量,才是解決之道。此間操作過程,存乎一心,希望當代的知識精英能引領風潮,為社會的生命禮儀文化做出貢獻。

 

 


《 後 記 》

  臺灣銀髮族協會資助者 王士彥先生來訪,相談之下,才知他老先生不僅是早年響叮噹的「歐羅肥」公司創辦人,同時也是當今知名企業四維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還有,他年輕時和本人有共同的經驗,亦曾坐過政治牢。有這樣的背景和高度,怪不得有如此的成就。和他談及台灣的殯葬儀式,即人生的畢業典禮,有鑑於本人有諸多想法,在他力邀之下,特撰此文,與《臺灣銀髮族協會月刊》同步刊登。

 

 


 

喬安網路平台公司董事長 簡永松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安公園 的頭像
    喬安公園

    喬安公園

    喬安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