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層(英語:Stratosphere),亦稱同溫層,在平流層中大氣主要以水平方向流動,基本沒有上下對流。後被用來形容在網路上有同樣想法的人相互交流討論甚至是相互取暖,若您非在同溫層中,可能是半點資訊也渾然不知。

金融科技的同溫層迷思01.jpg  

  英國的脫歐公投及川普的勝選,讓同溫層現象被許多行銷人熱烈討論著,如何形成同溫層,再如何讓同溫層突破至不同的溫層,同溫層的現象其實與組織理論中的「群體迷思(Groupthink)」相似,群體迷思指的是實體世界中的個體會傾向讓自己的思考觀點與團體內的成員或團體目標一致。但是因為互聯網快速傳播的特性讓虛擬的網路世界裡,透過一個議題或是一句神回覆就可能快速形成群體迷思,從過去的部落客寫手、粉絲團小編到現在的網紅經濟便可見一斑,因為同溫層現象是最容易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形成及存在。

  互聯網全時化及全球化的影音溝通及各種互動式的社群媒體興起,台灣現有 96% 的人每天上網,比例高居亞太第二,再搭配上不離手的行動裝置使用率已達到82%的滲透率,資訊的取得已從過往的電視媒體及各種平面媒體轉移到網路媒體。許多數位原民及數位移民的居家早已看不到桌上型電話了,而客廳上的大螢幕也不是為了電視而存在,便可了解傳統大眾媒體的式微。

  還有,FB的台灣活躍用戶已破1800萬人,你每天在臉書所看到的文字、照片、影片甚至是廣告,都是依照使用者過去的使用行為、偏好、頻率、回應內容等,將使用者標籤化後放入不同的階層,再透過大數據及各種演算法呈現在你眼前,你所看到的都是你的偏好取向或熟悉的領域,因此你看了不僅不會覺得無趣、不解或不能體會訊息內容,甚至會產生共鳴而分享給你的朋友,這便形成了同溫層的環境。

  同溫層的操作效應對社群媒體高度使用者(消費者)而言,因為過度依賴社群媒體不但沒有讓使用者的眼界開闊,反而讓使用者在同溫層的舒適圈裡築起一道資訊圍牆,形成同溫層迷思,只要與你所熟知或有興趣的領域非高度相關的訊息,可能就不會出現在你的視聽覺內。社群媒體到底是你貼心專屬的客製化頻道,或只是讓你舒適活在同溫層中的成癮藥?這個答案端看您是社群使用者或是行銷操盤人了。

  從金融科技(Fintech)這兩年來在網路媒體的輿論發展及實際創造的商業價值來看,許多金融科技的新創團隊仍脫離不了同溫層效應,甚至有些新創公司連屬於自己的同溫層都沒有形成,何以如此呢?或許你會聽到許多新創團隊抱怨政府的開放態度及支持力度不夠,原因不一而足,但是許多新創者易陷入同溫層效應的迷思卻是不爭的事實。身為互聯網時代下的金融新創業者而言,如何形成同溫層再進而突破到不同溫層,可能是本身商業模式價值外最重要的課題了。

  如何建立同溫層進而突破到不同的溫層,且不談高深的行銷理論,或許可以回想台灣的頭號天團『五月天』的崛起過程,從人數不多的校園場唱起,以及承辦本次五月天於大安森林公園數萬人現場演唱會的必應創造行銷公司,其間的關係或許可以找到答案,那就是O2OOnline To Offline)的社群經營及行銷策略。

  另一個實際的案例便是H&D東稻家具,其充分運用線上線下整合將過去在網路上最難賣的大型家具成功行銷出去,成為網路家具的領導品牌。東稻的成功祕密在於他們是少數能落實執行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服務)的公司,把有興趣的潛在客戶從網路上引導到旗艦化的實體店面,讓他們臨場感受家具的品味與品質。

  因為同溫層不是FB也不是Line@,同溫層中乃是一群活生生的真人,如何線上同溫後再來線下恆溫甚至增溫,交互運用才能擴大溫層,但是許多專精網路行銷的操盤手卻不願碰觸自己不擅長且看似傳統、繁瑣累人的線下活動,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電子郵件或社群推播訊息,甚或是惱人的電銷,殊不知,科技或許會改變人的視聽習慣或是價值觀,但人性卻是數萬年未變,人與人的實際互動仍是建立信賴及認同的有效方式之一,更何況金融保險商品的本質便是建立在信賴基礎之上,而透過持續的線下活動所得到的消費者回饋及抱怨,將可精準的調整商業模式或議題操作,進而形成線上的同溫層或是將其範圍更加擴大。

  商業模式創新與科技創新應用,最重要的仍是人性,因為金融保險商品不論透過科技如何呈現,主體仍是活生生且有溫度的人,而互聯網目前只能達到五感行銷(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中的部份,也正因為如此,個人認為線下活動或許便是讓非實體化的金融保險商品更具有『溫度』的方式之一。金融保險新創業者或許有空參加一場歌迷見面會或是理財說明會,相信便能感受到所謂同溫層的溫度了。

 

 

 

喬安網路平台股份有限公司 展業處 邱吉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安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