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金融服務長期由金融體系寡佔,民眾對於替代性金融服務(Alternative finance services)的概念仍處在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狀態;但在歐美,民眾卻習慣擁有多管道的金融服務,像是P2P網路借貸、群眾募資等非傳統金融機構所提供的融資服務可以選擇。

  替代性金融服務在歐洲強勢成長,2014年總交易量達29.5億歐元,成長率144%,逐漸走向主流;英國更通過投資P2P借貸平台的獲利將在2016年部分納入免稅範圍。為什麼民眾會選擇跟非金融機構往來?如何克服內心「不信任」的感受?這問題得想想民眾能從中享有那些好處,甚於跟銀行往來。

  在中小企業工作的小資上班族,能在P2P網路借貸提出貸款需求,利率可能比銀行便宜,額度更高。他不是銀行最愛的三師、公教、台灣前一千大企業員工,銀行開什麼價,只能選擇接受或換家銀行試試。P2P借貸扮演著替代性金融的角色,平台方利用網路科技及低成本特色,媒介供需資訊,讓想借錢的人和願意借錢給別人的人評估後,決定成交。相較於銀行貸款的開辦費和綁約條款,借的少、太早還都不划算;用戶在P2P網路借貸平台的自主較高,借期彈性,利率、手續費也較划算。台灣本土特色的替代性金融(周邊金融)多為親友、合會、民間融資以及當舖,填補了一小部分銀行融資體系無法服務的缺口,但欠人情或高昂的借款成本卻也讓人怯步。

  新創企業、小本生意常面臨銀行貸不下來的問題;而銀行考量新創事業的高風險,保護存戶存款等考量,無法鼎力支持,情有可原。新創事業前四年倒閉機率:其中1/3有50%的倒閉機率,2/3有80%的倒閉機率,經營風險不小,然而台灣約133萬家的中小企業僱用623萬人,佔72%受僱人口,是我國經濟成長的命脈。

  政府明白現在不扶植新企業,未來對社會、經濟將有不良影響,故很早就開辦了青創貸款、青創課程協助創業民眾,但這樣還是不夠支持民眾創業所需,民眾得符合一堆規定、繳交經營企劃報告,審件人員又是生性保守的銀行員,能夠通過審核的實在少之又少。

  所幸我們還有群眾募資平台支持夢想家,像是台灣有名的「flying V」,提出點子,吸引眾人贊助圓夢;「104夢想搖籃」除了募資,還募創業夥伴,並往校園深耕。這些替代性金融服務解決了創業者的籌資問題,還能測試產品市場性。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對群眾募資平台持開放態度,台灣是全世界第六個開放群眾募資平台的國家,最終目標是100家。畢竟新創事業銀行不樂於放貸,有其他資金管道解決青創問題,樂觀其成。反觀其對P2P網路借貸的態度,採取拖延戰術。今年6月曾主委表示「台灣沒有必要,也不需要發展個人網路信貸!」我國基層金融普遍,各銀行也做消金業務,這項業務的發展空間實在太低;同月提出「金融投資FinTech可100%持股」;同年7月稱金管會正在規劃,要銀行在今年年底前交未來一到三年數位轉型計畫;於16日《經濟日報》主辦的「數位金融3.0論壇」終於明白表示金管會要顧及開放可能對傳統銀行造成衝擊,包括員工大量失業等問題。

  所謂「台灣發展P2P網路借貸及純網路的時機點還不到」,等銀行都準備好了,「開放時機」就到了,顯然這對創新的民間業者不公平,亦有損台灣整體的競爭力。

 

 

 

 

喬美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展業處 楊韻儒

arrow
arrow

    喬安公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